对于中国的软件业,称过去的一年是软件年并不为过,继清华鼎新公司1997年获得CMM二级认证后,2001年又先后有联想、用友、方正和新太等国内知名软件企业通过了CMM二级认证,一场CMM认证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而6月26日东软通过了CMM三级认证,12月初华为印度软件研究中心通过国际CMM4级认证,更是将这场CMM认证风刮上了天。
浙江是中国软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据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我省软件产业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研发生产能力,均在全国前列,其中金融、证券、财务软件更是占据绝对的份额。然而据省软件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省尚无一家企业通过或正在申报CMM认证,这与我省软件业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CMM在软件业被称为进入国际软件市场的“通行证”。它不仅能够提高软件企业的生产研发能力,而且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产品的质量。
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与CMM认证在印度的普遍推广不无关系。据统计全球47家通过CMM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有29家属于印度,数量居全球之冠。
作为衡量软件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CMM也备受国家和国内知名软件企业的重视。早在200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就明确规定了对软件企业通过CMM认证提供资金支持。托普、华为等国内著名软件企业也纷纷投入巨额资金用于CMM认证。
反观浙江的软件企业,对于CMM认证的热情并不高。2001年,省软件协会曾经组织过几次CMM方面的讲座,也曾经组织企业到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然而至今没有收到过有关CMM认证的申请。
新闻链接:CMM为何物?
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又称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它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开发的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质量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CMM标准共分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五个等级,从低到高,软件开发生产计划精度逐级升高,单位工程生产周期逐级缩短,单位工程成本逐级降低。华为通过CMM四级国际认证的研发机构,意味着它已能全面掌握对软件开发的量化控制和管理,具备了通过对项目的有效控制,批量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的能力。
目前,我国软件业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软件企业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软件出口型企业通过CMM认证是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