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协会管理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思想教育是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之根本

2006-11-10 14:03   作者:

     软件业作为一个知识高度密集、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绿色产业,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各种传统产业中,带动其他产业效益的大幅提升,而且软件业还是关系到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特殊产业,所以,我国必须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据数据预测,2006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将达到1095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20.73%。如何保持这样良好的发展势头,创新是软件业发展的关键,而软件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是软件业持续创新的原动力,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就离不开对创新者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因此,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在不断加强。

     如何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说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能完全保护好知识产权。不过基本上大家都认为,国家应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保护知识产权体系,从立法、监察、国际合作和思想教育这几个方面展开。计世资讯软件分析师徐国鸿认为,保护软件知识产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要想使知识产权真正得到保护,应从源头进行遏制,提高大众意识是关键,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开始,尤其是要从小就加强保护知识的思想教育工作。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到家庭和学校在这方面思想的熏陶,因此它会注入我们内心深处,左右我们的行为,并且成为一个社会公德。同样,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也可从中得到借鉴,由于软件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软件,因此,还有众多家庭缺乏这样的意识,无法对其孩子进行教育,而作为学校,应该担任这样的社会责任,从小就要让孩子们知道,使用盗版软件或未经授权的软件就和偷窃是一样的性质的行为,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

  从另一方面分析,学生到学校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他们渴望获得大量的新知识,上学期间,同学之间接触比较密切,往往盗版软件或未经授权的软件更容易在他们中间传播,因此软件企业可以从发展公益事业考虑,为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软件,或特定的版本供他们学习使用,这样既能满足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让他们认识到软件也是一种资产,也是需要保护的。

  各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相关机构,也应通过多种途径,多层次对大众进行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让大家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凝聚着大量的知识和开发人员的创新劳动,是研究开发者独特思想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智力成果,是技术性无形资产。

  同时,企业和个人要树立这样的概念,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保护别人的知识产权,也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只有通过营造这样的社会氛围,才能激发全民的创新意识,形成一个有序的,良性的发展环境,中国才能在软件产业方面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版权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江省软件协会微信公众账号